您的位置:体育休闲网 > 体操

2月12日下午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体育中心室内冰场有些微凉

时间:2022-02-21 14:31   来源: 中新网    作者:山歌

2月12日下午,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体育中心室内冰场,有些微凉。

2月12日下午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体育中心室内冰场有些微凉

四个孩子压低身子,左脚贴着起跑线,右脚微微倾斜——出发指令一响,蹬动冰刀,直到由奔跑变为滑行另一些孩子在内圈,呼喊着队友名字在接棒的一瞬,被队友推送,完成一圈接力然后,是下一圈

速滑服单薄,比赛过后这些8到12岁的孩子,吸溜着鼻子不管是第一棒,第二棒,第三棒,还是第四棒,你们全都是主力,少儿短道速滑业余体校重点班教练李国锋说

七台河,这座人口不足70万的小城,被称为冬奥冠军之乡——先后培养输送了张杰,杨扬,王濛,孙琳琳,范可新等10名冬奥会和世界冠军,获得世界级金牌177枚,国家级金牌535枚,16次打破世界纪录。

北纬45度,《七台河市志》记载的历年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39.2摄氏度七台河教育局体卫艺科科长李俊峰说,找块冰面打出溜滑,是当地孩子冬季里的日常

冬日的严寒,并非七台河独有——在开展短道速滑运动的地利背后,是一场跨越时代和自下而上培养输送体系间的接力。

冰场边上的庆余公园

七台河市学府街上的庆余公园并不大公园紧挨着体育中心,步行到冰场,只要两三分钟皑皑白雪中,公园里一组三人的雕像格外醒目:穿着冰刀,弯着身子,望向冰场当地人隋大哥说,公园是为了纪念孟庆余而建的

如果孟庆余还活着,今年已71岁。

在身边人拼凑的记忆碎片中,他个儿不高,身子壮实,不太爱说话在冰面上滑行时,头发飘逸四五十岁指导学生时,也常单脚站在冰场,你看我多轻松,你看我多潇洒,你看我多稳

1969年,知青孟庆余来到七台河,当起了井下采煤工人1972年,作为一名滑冰爱好者,孟庆余代表七台河参加合江地区冰上运动会,夺得3项冠军两年后,他被调到七台河市体委组建滑冰队并任教练

在矿上,孟庆余办事认真,又有些一根筋,人称蒙子。

七台河市体育局三级调研员王宏斌,曾是七台河市体委田径教练,同孟庆余共事多年有件事他记得清楚,当时条件艰苦,孟庆余跑去找领导,要求提高运动员的补助标准但在领导批准后,他又主动提出,不需要那么多,提高一点点就行

1978年,孟庆余同韩平云结婚他对速滑教学的执着,让韩平云觉得不可思议

老式冰刀鞋子柔软,脚踝晃荡,不好蹬冰,孟庆余用胶布把鞋子粘得梆硬,朋友送了面写有夫妻二人名字的镜子,他把学生叫到家里,对着镜子练习动作,他甚至还把留着打家具的昂贵木材红松,改装成训练用的滑板。

彼时,七台河还没有室内冰场,上冰时间短上世纪80年代开始,孟庆余带学生到哈尔滨冰上基地训练

夫妻二人聚少离多有时他回家连招呼都不打,白天去队员家里家访,晚上才回家

孟庆余甚至提过离婚,让韩平云不要改嫁,等着他韩平云声音沙哑,哽咽着抽出纸巾擦泪,为了速滑事业,这种事情他都想得出来

这份很难被理解的坚持,迎来了回报。

1991年,学生张杰在第15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上获得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2002年,王濛参加世界青年锦标赛,获得女子500米冠军同年,杨扬夺得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500米比赛金牌,成为中国首位冬奥会冠军

每场比赛只有一个冠军除了挑选好苗子,第一代教练孟庆余也在培养接班人

1989年,是学生赵小兵执教生涯的第一年,在室外冰场带体校业余班。

冬天刮大烟炮,吹起积雪白茫茫一片,看不清人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严寒,赵小兵脸上冻出水泡

为了不耽误孩子们上学,赵小兵凌晨三四点就得起床冬日漆黑一片,路上没有人害怕,有人更害怕

赵小兵怀孕生产前5天,还在带孩子们训练直到双腿浮肿,在自家院子都站不住那时孟庆余已是体育工作队队长,赵小兵找他商量,帮忙带训一个月孟庆余却几次提出,让她把手里的队员划给他

赵小兵舍不得,放下狠话,你天天跟我要什么队员,回去当你的队长这次,孟庆余掉下泪来,小兵,我回办公室,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日前,孟庆余回七台河检车,这是王宏斌最后一次见到他两个人站在看台上,盯着手中的秒表,学生们在底下跑圈

孟庆余说,退休后我还得买一个微型面包车王宏斌不解,退休了买别的车多好孟庆余说,他的车要拉学生训练用品,面包车装的东西多

第二天,在去哈尔滨冰上训练基地途中,孟庆余遭遇车祸,享年55岁。

特色小学

张杰和丈夫董延海,都是孟庆余的学生1989年,两人远赴日本

2011年回国前,张杰总在梦中听到孟庆余的脚步,还有三声敲门这让张杰觉得,教练在召唤

他们决定回上海帮助学生杨扬筹建冰上基地。“掌握好节奏!注意摆臂!加速……”在七台河市体育中心综合体育馆,小队员们飞驰在冰面上,活力满满。

2014年,受七台河市领导邀请,夫妻二人又从上海回到家乡七台河回过头来看,这一年,或许是七台河短道速滑事业生死存亡的关口

冠军摇篮里没有孩子了,董延海说他记得,当时七台河短道速滑项目只剩下3个教练,17个孩子,参加黑龙江省和全国比赛拿到的冠军也少了

而《七台河市志》记载,2005年仅在哈尔滨训练的七台河短道速滑运动员就有70人。

据董延海分析,七台河体育中心室内冰场在2013年才投入使用,此前一直在室外滑冰孩子比以前金贵,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气温,连家长都冻跑了

两块室内冰场,一天光电费就数千元,一年下来,水,电,热加上人员开支,需要500万元而17个孩子,一天顶多滑俩小时,其余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

面对这种困境,董延海提出建立短道速滑特色学校,将体校的选才工作转移到各个小学完成。

体育局领导问董延海,这种模式能不能选出15个孩子滑冰董延海说太少了领导加到30个孩子,董延海说,后头再添个零,300个

2014年10月,董延海找到了新建小学校长王岗——这是一所从1985年开始就开展短道速滑运动的学校,

早年条件简陋受大环境等影响,当时学校短道速滑队的队员,也只剩下10人左右,王岗正在为这事犯愁

在王岗看来,以往将七八岁的学生选拔到体校,集体吃住,集体上学,脱离原有学校的培养模式,家长并不放心而成立短道速滑特色学校意味着,孩子未必要走专业道路,只是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平时在学校正常上课,课余时间训练也对学习影响不大

他与董延海一拍即合2014年,董延海从七台河选出4名喜欢滑冰的体育老师,先行培训此后,体育老师回到各自学校发展根据地,在学生中开展选才和训练

董延海回忆,利用这种模式,不到半年就选拔出了100多个滑冰的孩子。

这年12月,新建小学入选首批短道速滑特色学校一到周末和寒暑假,大巴车将队员免费拉至体育中心室内冰场

王岗在室内冰场上站过,冰很软,容易使上劲,做技术动作更容易孩子们都不愿意下冰,得喊着到点了,他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目前,七台河市共有短道速滑特色学校11所业余,高校,半专业和专业四个层次,18支短道速滑队的500余名在训运动员,筑成了当地的人才金字塔

张杰也实现了她做教练的梦想2019年1月,七台河职业学院成立冰上运动学院,组建了短道速滑训练中心,张杰为名誉院长和总教练

追梦的地方

2月12日下午,业余体校重点班学生在室内冰场更换速滑衣,地上有一片撕开的暖宝宝一阵咳嗽响起,有人嘀咕,最近老多感冒的,冻出来的

学生家长尹洪光拎了两大桶自制的水果茶,熬出了苹果,橙子,金橘和百香果的酸甜,还冒着热气训练间隙,喘着粗气的孩子们一拥而上

8岁的双鸭山男生李楠,是其中一个孩子,也是下午接力赛的获胜者之一他喜欢滑冰,超过寝室里亮闪闪的四轮驱动遥控车

他的母亲潘晓艳,一年花6000多块钱在七台河租房,白天做些手工活,晚上给孩子送些吃的,辅导作业她记得儿子最开始学轮滑,半蹲着一条腿侧蹬,单只腿要做100个,流着汗掉着泪也坚持做完年前得了感冒,也不愿在家休养,执意上冰

虽然苦,但是我不怕,我要坚持,李楠的目标是站在世界最高领奖台上,得9块奥运金牌一旁有个10岁的孩子分析,冬奥会四年一届,李楠要参加36年的冬奥会,而且每年都要拿上金牌,才能实现这个梦

教练姚中华能感受到孩子们的心气儿。

每隔半个多月,所有重点班的孩子,会按速滑成绩站成一排从后往前,选择要挑战的对手,对方必须接受挑战如果挑战成功,他在队伍中的位置就会向前移教练和孩子们管它叫能力排这激起了孩子的好胜心

七台河,不仅是孩子们追梦的地方。

姚中华曾在黑龙江另一地级市体校当教练2014年前后,他第一次带队参加省运会,包揽下第二,第三等多个名次姚中华拿了成绩,有底气向领导开口要训练用的健身单车,给家庭困难的运动员申请冰刀但申请递交了两年,迟迟没有下文

七台河向姚中华抛出橄榄枝,而且说,不会埋没你这个人才,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刚到七台河,体校就给五六十个孩子新发了冰刀

另一个七台河重视短道速滑的细节是,在室内冰场,姚中华一年能见着市领导四五次,脸熟得很。记者面前的七台河职业学院短道速滑训练中心主教练张杰,是一位有着辉煌运动生涯的“冠军教练”:1991年她获得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金牌,1993年她获得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多年来共获得国家和世界级奖牌200多枚……。

前两年,姚中华带着七台河的队伍,参加黑龙江省锦标赛总共310多名选手,光七台河就占了三分之一,别的队伍羡慕

他心里有谱,从短道速滑特色学校,到业余体校,再到2021年4月创建的黑龙江省青年队省队市办基地,七台河形成了完整的培养输送体系基数越大,我们成才率就越高,姚中华说

让孩子们都穿上冰刀

日前,七台河万宝荷花池,这是当地规模最大的野冰场之一天气预报显示,当天最低气温零下29摄氏度室外站久了,手指僵硬,脚也跟着发麻

别晃,再蹲一会儿,一位老人家计着数他7岁的孙女正穿着冰刀,两手背在身后,身体与冰面平行

冰场外圈跑道,有个10来岁的孩子滑了一圈又一圈,睫毛,帽檐和口罩都结了霜。

王大姐站在冰场外,戴着厚实的帽子,双手插在兜里,不时跺几下脚儿子,咱回家好不好9岁的儿子没有答话,衣服膝盖和胳膊肘上都是灰色的泥,往冰场深处滑去

就爱玩雪,爱玩冰,孩子的天性,王大姐有些无奈。

上世纪70年代,现年65岁的迟公德还只是十四五岁的孩子鞋底绑着两根铁丝,在冰面上滑着玩

2013年,迟公德去短道速滑冠军馆的前身——七台河观光塔参观这玩意儿受感染,他心里琢磨着,小孩都能拿冠军,玩出名堂来,咱不滑冰是不是太可惜了

2014年迟公德退休后,买了副六七十块钱的二手冰刀,上荷花池找了块光滑的冰面,转着圈玩当时冰场上只有三四个人

家人并不同意,老人岁数大了,万一摔出什么毛病咋整但迟公德玩上了瘾,每逢周日体育中心室内冰场闭馆,受过专业训练的孩子来滑野冰,迟公德就跟在后头偷偷学

说是野冰场,也需要人打理。

迟公德牵头,铲掉冰场上鼓起的包,将水和雪混合,搅拌成泥填补窟窿再凿开冰面,舀水浇上一层现在,他们购置了简易的浇冰车,各家凑了些沙发垫,搭了一个更换冰刀的小棚

他算了笔账,一个冰期下来,维护成本要1400多块钱这些大爷们,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50来岁,一人凑20块钱,仍入不敷出但他们坚持冰场免费对外开放

也有滑冰者捐上20块钱,而且在名册上留下姓名和手机号日前,已有82位滑冰者留下姓名迟公德估摸,现在一天来滑冰的有70多人,最少也有30来人

除了老人和小朋友,2月13日上午,野冰场还迎来了双鹤中学40多个备战体育中考的初三学生。

身体重心下沉,重心越低,越不容易摔,除了体育老师,副校长杨迪也上阵指导今年学校操场施工,没有浇冰场,今天统一带学生上冰,以后学生自己来就行

据七台河教育局体卫艺科科长李俊峰介绍,2014年开始,当地将滑冰纳入体育中考学生从足球,篮球,排球,滑冰中选择一项,其中97%的学生都选择滑冰100米滑进1分20秒的考核标准,及格率在90%以上

在李俊峰看来,这项政策发挥了指挥棒的导向作用滑冰在体育中考里有40分,家长可能在孩子小时候就带他们体验,我们主要是想让所有孩子都穿上冰刀

迟公德有时想,在这儿滑冰的小孩,再过个五六年,是不是也该参加冬奥会了。

每到2月底,冰场就开化棚子一撤,就没人来了这些脚痒的大爷们,就开始玩轮滑,等待下一个冬天

冠军桥

2月13日傍晚,七台河市体育局副局长王猛,来回在办公室和大厅踱步他坦言,昨夜没有休息好,此刻心情忐忑

这天晚上七点多钟,他的师妹范可新将参加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赛。

48岁的王猛,练短道速滑出身同范可新一样,都是七台河第一代教练员孟庆余的学生

今年6月,王猛调任至体育局在任职发言时,他说:我当不了运动员,也当不了教练员了,但我一定当好你们的服务员让教练安心地研究怎么去教好孩子,让孩子更好地训练

体育局离室内冰场,只隔了一道防火门王猛常上冰场看孩子们训练

今后,王猛计划在七台河打造全国短道速滑集训,转训基地和运动员,教练员的交流平台,实现聚集效应,完成技术上的输入和人才上的输出我们有这么多冠军,还有可借鉴的经验,不应该在七台河独有,应该在全国分享,王猛说

荷花池野冰场的大爷迟公德,也在琢磨下一步的计划室外风大,有时甚至滑不动,明年他打算围上防风的挡布他还想扩大冰场,省得人挤

日前,元宵节,七台河飘着小雪。

依照惯例,七台河市政府举办了元宵焰火晚会,地点是在通车不久的冠军桥。